美国农产品正在失去中国市场

标签:

一、美国乳清产业遭遇双重挑战

1. 市场地位与贸易依赖

  • 中国是美国乳清最大出口市场,2024年进口美国乳清占其总出口量的44.7%,主要用于饲料领域。
  • 美国乳清因成本低、供应稳定,长期占据中国饲料乳清市场主导地位,2025年1-2月进口占比仍达41.9%。

2. 关税冲击与替代危机

  • 关税加征后,美国乳清到岸成本或飙升至1.3万元/吨(现价约8000-9000元/吨),价格优势消失。
  • 欧盟乳清以高端产品为主,东欧(白俄罗斯、土耳其)及南美(阿根廷、乌拉圭)乳清可部分替代低端市场。

3. 国产化进程加速

  • 国内原制奶酪产业发展提速,未来有望通过副产品乳清实现国产替代。
  • 短期价格波动对养殖业影响有限,乳清主要用于猪牛断奶饲料,占整体成本比例较低。

二、巴西大豆加速抢占中国市场

1. 进口结构剧变

  • 巴西主导地位: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中,巴西占比71%(7465万吨),美国占比降至21%(2213万吨)。
  • 多元化策略:阿根廷进口量同比激增110%(410万吨),南美整体供应潜力达中国年需求的2倍。

2. 巴西产业优势

  • 产量与价格:巴西大豆在质量、供应能力上与美国持平,2025年南美产量预计超2.3亿吨。
  • 短板与潜力:内陆运输成本较高,但产业扩张迅速,仓储物流短板逐步改善。

3. 国内市场韧性

  • 政策支撑:"大豆振兴计划"及豆粕减量替代成效显著,2023年饲用豆粕比例降至13%。
  • 企业应对:金龙鱼等企业南美采购占比持续提升,称关税影响有限。

三、美国农业的连锁焦虑

1. 乳清产业困境

  • 历史教训:2019年关税导致美国对华乳清出口暴跌55%,价格下跌35%。
  • 行业预警:美国奶农联盟密切关注事态,担忧长期贸易关系受损。

2. 大豆产业危机

  • 出口依赖:美国50%大豆依赖出口,中国市场占其出口总量近半。
  • 产能过剩风险:若失去中国市场,美国大豆难寻替代买家,农场主恐面临破产潮。

3. 行业呼吁

  • 美国大豆协会紧急声明,强调贸易战对产业信誉与稳定性的长期损害,敦促政府重启谈判。

四、未来展望:贸易格局重构

  • 乳清市场:短期内东欧、南美乳清补充缺口,长期依赖国产奶酪产业崛起。
  • 大豆格局:巴西主导地位不可逆,美国需通过谈判重建贸易信任。
  • 政策联动:中国持续推动进口多元化与农业自给战略,降低单一市场风险。

数据标注

  • 时间线:2024年数据为实际值,2025年1-2月为最新海关统计。
  • 关键指标:乳清成本涨幅(62.5%)、巴西大豆占比(71%)、豆粕减量(8%)等以加粗凸显。

专家观点

  • 宋亮(乳业分析师):美国乳清资源丰富,但产品结构偏中低端。
  • 傅真真(大豆分析师):巴西产能已可完全替代美国大豆。
  • Rabobank策略师:历史经验预示乳清贸易流向将转向欧洲、南美。

声明:文中部分素材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

上一篇:外贸企业做展会需要做那些准备
下一篇:外贸企业如何开拓沙特阿拉伯外贸市场

快速锁定采购关键人,15亿+海外企业人员中锁定关键买手

获取外贸获客方案海关数据外贸获客方案